今天,一起走进少共国际师
作为遵义红色教育培训的组织者,我们在遵义市的桐梓县开展少共国际师的主题学习,核心就是想让年轻学员跟革命青春真正产生共鸣。前期准备时,除了挑娄山关通信员护密信、苟坝运物资这些具体故事,我们还专门找当地党史专家核实细节 —— 比如少年战士多大年纪、战斗里具体怎么做的,就是怕讲得太空泛,得让历史有细节、能摸着温度才行。展区布置也没走老路子,没堆一堆文字展板,而是把粗布军装、磨破的草鞋、旧入党申请书这些实物放在核心位置,再配点老照片和场景画,让人一进馆就像走进历史里。
活动现场,我们设计了分场景引导:到 “少年冲锋队” 区,先放段根据史实改的短音频,听听 16 岁通信员护密信时的对话,再让大家凑近看遗物上的弹痕,一起聊 “啥支撑他们不怕死”;到物资运输区,干脆让学员试试背跟当年差不多重的帆布包,走段模拟山路,亲身体会下 “脚磨出血泡还得跑” 的难。中间还安排了小组讨论,让大家结合自己的工作、生活说说 “现在年轻人该怎么担当”,不少人说 “以后工作遇到难题,就想想这些少年兵的韧劲,不随便退缩”,听到这话,我们就知道这活动没白做。
活动结束后,我们收了学员的反馈,发现大家最认 “实物体验” 和 “故事还原”。这也让我们更明白:红色培训不是走个过场打卡,得靠场景化、互动化的设计,把革命精神从史料里 “拉” 出来,装进学员心里。接下来,我们打算挖更多少共国际师的故事,比如加个 “少年战士家书展”,让大家从家信里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;还想搞个 “角色扮演”,让学员模拟当年的通信员、运输员,更深入体会那时候的不容易,让更多人真能从中学到奋斗的力量,把少共国际师的精神传下去。

贵公网安备 5203000200119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