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史中的贵州 走进苟坝会议
在遵义红色教育基地的学习中,我们参观过遵义会议会址后就会前往苟坝会议会址。那当时,在苟坝发生了怎么样的事情呢,今天在遵义干部培训基地的红色课堂上,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苟坝会议主要讨论了是否进攻打鼓新场以及成立新的“三人团”负责指挥军事的提议。
具体来说,1935年3月10日到12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县枫香镇苟坝村召开了扩大会议,即苟坝会议。会议首先就红一军团团长林彪、政治委员聂荣臻给军委发来的电报建议展开了激烈的争论,电报中建议进攻打鼓新场,消灭驻扎在那里的黔军。会上,与会多数同志一致要求进攻打鼓新场,只有毛泽东一人坚决反对,他认为如果红军贸然进攻打鼓新场,将面临在黔北集结的敌人重兵,对红军极为不利。会议从早上开到夜间,意见始终不能统一,最后进行了表决,毛泽东的意见未被采纳。
然而,毛泽东并未放弃,他在深夜提着马灯,先后找到周恩来和朱德进行劝说,最终得到了他们的支持。第二天,在周恩来等人的支持下,加上新的情报支持,会议决定取消进攻打鼓新场的计划,让红军及时避开了敌人布下的“口袋阵”。
此外,苟坝会议还讨论了成立新的“三人团”负责指挥军事的提议。鉴于作战情况瞬息万变,需要集中指挥,毛泽东提议成立由毛泽东、周恩来、王稼祥组成新的“三人团”,以周恩来为团长,全权指挥军事行动。这一提议得到了张闻天等人的赞同,并在会议上得以通过。
苟坝会议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,它不仅关乎红军的生死存亡,还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,并为红军的战略转移和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贵公网安备 5203000200119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