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战四平的燕赵名将-马仁兴
马仁兴,号兴斋,1902年出生于河北省平乡县;193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,曾任八路军冀中军区骑兵二团团长、晋绥一分区司令员、东北保安第—旅旅长。1947年任东北民主联军西满纵队独立一师师长;同年6月在四平攻坚战中中弹牺牲,时年43岁。
青少年时期,马仁兴就挥笔写下“邪雾尘污遮大地,何时旭光照人间"的呼唤,抒发其“到处黄骨皆埋土,血染征袍何堪怜”的报国志向。1926年7月,马仁兴毅然投笔从戎,投奔爱国将领冯玉祥部。同年11月考人开封第3军军事政治军官学校,开始阅读《向导》、《新青年》等进步书刊。1929年毕业后任西北军骑兵第2师参谋、少将参谋、团训政处长等职。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之后,秘密发展团内进步官兵人党,并成立党支部,担任支部书记。同时通过各种途径,团结和争取本团和外团广大官兵,待机起义。1940年4月13日发表“反对内战,团结抗日”的通电,在山西省陵川县率领部队起义,投奔山四禁城的八路车总部,受到朱德、彭德怀等党政军领导人的高度赞誉。之后任八路军冀中军区骑兵2团团长。1942年秋调任八路军第六支队第27团团长。1943年率部担任保卫延安的任务。1945年春任晋绥一分区司令员,指挥部队在绥远地区凉城战斗中歼灭一个团,8月随吕正操部队挺进东北,任新组建的保安一旅旅长,转战于辽吉各地。
1946年3月17日,马仁兴奉命率部进抵四平近郊,参加解放四平的战斗,激战10小时,歼灭号称“铁石部队”的守敌3000余人,活捉了国民党辽北省主席刘翰东。从4月18日开始,国民党新一军倾其全部兵力,动用飞机、坦克对四平进行轮番攻击。
贵公网安备 52030002001192号